文/团宣通讯社 陆娇 江新蕙 杨导航
菊园2号楼215室内,三个满满当当的书柜落地于陈立夫的宿舍中。无意抬头,不觉惊喜,那些一本一本、断断续续买来的书,难以割舍的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生活与命运》等书都静静地肃穆其中。
人物介绍:陈立夫,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政管院辩论队队长,曾参加政管院第九届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参加第十四届“学术十星”论文大赛,为优秀论文获得者。平日里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看书,除却为准备比赛、论文的“刷书”,大学目前累计读书五百多本,申请了个人公众号“不食烟火者的书房”用来写书评。与所有大四学生一样,他也在准备考研和申请出国,但读书的步伐却从未停歇。
读书,绝对不要与生活割裂开来
与所有大四学生一样,陈立夫最近正在忙着做考研的准备,读书的步伐不得不放慢了下来。
“大一一年看了近200本书,大二应该是150本左右。”他眼神放空,慢慢回忆道,“大三学业压力增加,同时要准备出国考研、读研,就逐渐少了起来。”即使这样,这一一学年他也阅览百十本书。
“大学看书是比较有危机感的。”陈立夫皱了一下眉头,曾经有位老师提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你不从事学术研究,也不涉足某些专业领域,等你进入社会以后,你可能连一本《易中天品三国》都不会去看。”也因此,他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急迫感,一想到数十年来寒窗苦读的知识有朝一日会变得“毫无用处”,一种可怕的情绪涌上心头,无力而无奈。
于是,常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陈立夫急迫地攥取书本饱食知识,用谨慎一笔一划地填写一份名叫大学岁月的答卷。
他曾尝试在“一些貌似不适宜看书的环境”中去读书,比如地铁。多次尝试之后陈立夫不无感慨:“虽然北京的交通不是很适合捧着一本纸质书,但只要坚持,也能收获很多。”其中,房龙的《宽容》便是在地铁上阅读完的。
谈起读书方法,陈立夫显得有些腼腆:“读得多了就习惯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大概就是熟能生巧,对他来说,“读书绝对不能和生活割裂开来。过于拘束反而不美。”陈立夫相信,不能把读书当做生活中额外附加的任务,读书也不能成为生活的负担。
当最后一个字扫落眼底,书页合拢,发出细微“嘭”的一声,轻轻地松一口气,把读书融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便是他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
求索,邂逅严肃文学背后
说到《宽容》,向来稳重的陈立夫有点兴奋,“这几乎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颠簸的昌平线上,他一次次捧读这本厚重的书,直到合上书页才得以松一口气。陈立夫笑着说道:“《宽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几乎破除自高中时代以来的某种幼稚的权威迷信,让我能够更宽和地对待这个世界。”
这便是一个思想重叠碰撞的过程,在阅读中邂逅相同的、不同的理论见解,将固有的思想不断地塑造、解构、重塑造。“这便是一种颠覆,这是我的理解。”陈立夫说得十分诚恳,“比如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让我对传统的马克思产生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印象,这些短小的句子不经意间便会产生文化碰撞的惊喜。”读书的乐趣即如此。而对陈立夫来说,在严肃文学背后邂逅文人趣事,比如阎学通老师书中对罗马公共澡堂的细致描述、“基辛格原则”、卢梭……也是另一种难得的读书乐趣。
陈立夫不断地强调,读书本身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就好像创建公众号来写书评一样,“并没有很大众的目的”。但是读书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
于他而言,多年的阅读给他带来最大的影响,便是使自己认识到“无知”,从而避免“很容易产生的”某种偏见,更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事物。
在陈立夫的印象中,进入大学之后他有一个明显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初入大学,固有的高中生思维总是在看待事物之前有种先入为主的急迫性,但在广博地接触各大思想流派之后,这种价值观的影响逐渐减少,到后来更是像海绵吸水一样,能够撇去成见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看书是一件需要破除功利性目的的事情。”陈立夫陈述着他的理解:“不应该带有炫耀的心态去读书。我们需要的是让收获与自己的需求相关,而不是在与别人比较中产生。”
经历,顺其自然,量力而为
“没有人生来便是喜欢读书的。”陈立夫深有感慨。
在父母的宽松教育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长大,从跟随老师阅读名著,私下里偷偷看人物传记开始,到无意间接触到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他对历史学一往情深,也追求阅读专业、严谨文学。这个经历,甚至对于陈立夫来说,是偶然的,也是循序渐进的
“我纯粹是因为个人兴趣在读书。”相较以前无论什么类型的书都要翻上一些来说,现在的陈立夫更倾向于选择感兴趣的历史领域。但尽管如此,“历史又何尝不是一个浩瀚的领域。”陈立夫抬头,憨厚地笑着:“所以还是量力而为,灵活调整。”
现在,三个满满当当的书柜落地于他的宿舍中。无意抬头,不觉惊喜,那些一本一本、断断续续买来的书,难以割舍的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生活与命运》等书,都静静地肃穆其中。
不争朝夕,不愿岁月,只做一个沉默的书房烟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