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娴姝:一缕青丝,一寸善意【CUPL正能量第169期】

文/团宣通讯社 李昕媛 岳梦雪 董浩然

如花朵般美丽的青春时光,许多孩子却因为癌症的摧残而青丝尽落。头发本没有什么价值,但当它们被编织成发套,让患癌儿童们能摘下帽子在阳光下明媚微笑,发丝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李娴姝眼中,能将自己养护了整整三年的头发捐给小朋友们,就是她内心中的“小确幸”。

简介:

李娴姝,本科就读于乐鱼(中国)官方网站国际法学院1308班,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方向研究生。本科期间曾多次参加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并于第十三届理律杯高校模拟法庭竞赛获得亚军。大二时偶然了解到“青丝行动”的捐发计划,在三年中对头发进行精心养护,终于在2015年6月如愿将三十五厘米长发捐献给中国癌症基金会,用于为患癌儿童制作纯天然发套。

尺寸青丝传递生活之美

李娴姝从小时候开始,就喜欢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上大学之后,五彩缤纷的公益项目更是给了她许多满足心愿的机会。从大一开始,李娴姝就积极参与法律援助类型的校园社团,假期时主动在小区中给乡邻普法,也加入过学校组织的远程支教活动。无论日常生活有多么忙碌,李娴姝总能坚守初心,在学习之余抽出乐鱼(中国)官方网站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也许正是因为公益经验的累积,李娴姝逐渐不再满足于常规类型的公益活动,而是渴望以某些与众不同的形式来奉献自己的力量。某个暖意融融的冬日,李娴姝无意间点开了“青丝行动”的公众号。那是一篇纪实文章,一名参与“青丝行动”的志愿者在文中以朴实无华的口吻,讲述了自己蓄发、剪发、捐发的心路历程。

“无论生病与否,这些小朋友和我们一样,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不该自卑地戴着帽子,他们也有追求美的权利。”李娴姝在同情那些小朋友的时候,也被这些特别的“捐发”志愿行为打动了。于是,她便萌生了亲身参与头发捐献的念头。一般而言,很少有女生愿意剪掉好不容易留长的头发,但李娴姝并不心疼,她笑着说:“头发剪短了,还能再变长,但能让头发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用,比保持短暂的美丽更有意义。”

 

待到长发及腰时

下定决心之后,李娴姝便开始了漫长的“蓄发时期”。最初蓄发的那段乐鱼(中国)官方网站刚好是夏季,长而厚重的头发在高温天气中给她增添了许多不便。

不能烫染和变换发型的苦恼,繁琐的清洗与养护程序曾令李娴姝心生退意——“想去理发店里摆脱头上的‘累赘’”。但是,每当她重新浏览“青丝行动”公众号里一位位捐发者写下的文字,那些满怀着善良与爱意的字句,总能让李娴姝的负面情绪烟消云散。

法律人常常说自己“学法必脱发”,虽然多少带着点调侃意味,但确实也反映了部分现实。等待头发变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保持自己的发量,对于当时的法学院本科生李娴姝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难题。根据在互联网上搜索的结果,李娴姝决定,用保持健康作息与饮食结构的方式来弥补繁重学业对发量造成的损伤。

时光潺潺,青丝渐长,经过三年精心养护,李娴姝终于将长达35厘米的头发剪下。在这个艰难冗长的过程中,李娴姝得到了身边人的许多帮助。家人的理解,朋友的鼓励,这些逐渐汇集在一处的小小感动,就像温暖阳光一般照亮了李娴姝的“捐发之路”。当她从“青丝行动”的负责人那里得知头发“已经合格”时,李娴姝难掩喜悦道:“终于完成了一直想做的事,仿佛能看到孩子们微笑着奔跑在阳光下,觉得自己超酷!”

小众公益的独特之美

“经过这次独特的公益活动,我了解到,原来不止是器官和血液能帮助到他人。”剪下数寸青丝,李娴姝再次点开“青丝行动”的公众号。看着陪伴自己度过漫长蓄发岁月的文章,她在字里行间找寻到自己的影子,一种更加切身的共鸣感涌上心头。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这项活动,勇敢迈出公益的第一步。”“青丝行动”让李娴姝发现,对于那些普及度并不很高的公益活动,如果主动参与,并且能让更多人知晓这项活动,做公益的传播者,比起仅仅参加常规公益可能会更有意义。

至于如何合理推广小众公益,李娴姝有着自己的看法:“首先是要尽量寻找正规渠道的公益活动,其次是要充分了解活动要求,避免做无用功,才能达到理想中的宣传效果。”在李娴姝的不懈宣传下,身边的朋友们几乎都开始寻找捐献头发的渠道,决心为患癌儿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丝行动”之后,李娴姝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现在已经保研成为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的她,仍然在小众公益活动中探寻生活的别样意义。在她眼中,公益并不是一时的新鲜体验,而是应当持之以恒,用心体会的长久之事。一缕青丝,在旁人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之物,但用心发现,用爱呵护,就能赋予其善意,而这足以让孩子们的脸上重现天真绚烂的笑容,那是对真善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