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阳光,便会沐浴温情煦暖;播撒光芒,方可传递脉脉深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好事”,在便利他人的同时,更是一种内心的满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虽然只是志愿服务道路上渺小的一员,但他却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龄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用自己的行动与坚持,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人物简介:李海鹏,男,生于1992年6月,广东惠州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曾十几次组织并参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主办的“一米阳光”志愿活动,并参加2012年陕西延安甘泉县石门学校暑期支教活动。此次寒假,他又利用宝贵的假期时光,参与了“温暖衣冬”志愿活动,在寒冷的冬日,为他人送去丝丝温暖。
从第一次体验志愿服务,到在学校参与“一米阳光”的数次志愿,再到此次的“温暖衣冬”活动,李海鹏说自己只算是一个“走在志愿服务路上的人”。两年的大学志愿时光并不算长,但就是这短短却珍贵的经历,引导着他不断深入感悟着志愿服务的意义。
即将进入大学的那个暑假,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李海鹏听说了一个名为“社会福利院探访行”的社区志愿活动。这是李海鹏参加的第一次志愿活动,报名后,他不禁开始憧憬与福利院人员友好交流的温馨场景,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中、血液里都满是热情与动力。然而真正深入到服务当中时,李海鹏才发现福利院人员真实的生活状态与他所想象的相距甚远。“不仅是经济能力的不足,更可能有肢体上的障碍甚至心理上的隔膜感。”李海鹏坦言,志愿活动并不是一件仅有满腔热血就可以做好的事,他说:“在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从心态上调整好彼此的位置尤为重要,要让物质援助与精神交流相得益彰,形成相互信任、真诚愉悦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志愿活动避免流于形式,更好的实现价值。”
在志愿服务的征程中,少不了几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延安支教”便是一次。2012年,李海鹏参加了政管院分团委“‘一米阳光’公益社团”举办的陕西延安甘泉县石门学校暑期支教活动,经过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李海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志愿活动的意义:“对于山区学生来说,一个小小的志愿团体真的可以为他们打开一小片天空。所以,志愿工作不应该以完成任务、彰显善行为主要目的,而应该专注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细节,蹲下身子、低下头,与受助人共同经历、共同体会,这或许就是志愿服务最简单,也最真实的定义。”